如何運用教育心理學 正確的引導孩子

 

最近剛好跟從事教職工作的朋友聯絡,在教養孩子這個議題上談到教育心理學的層面,於是就有許多感想。面對生長於資訊爆炸時代中的孩子,有許多教養方式都需要更新,然而也有屹立不搖的普遍原則。畢竟時代雖然在快速改變,而人的本心本性卻沒有太大的遷移。我與這位朋友都認為教育心理學對於現在的孩子仍有很大的作用,而學習教育心理學也不再是老師學校端的單一責任,而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多元策略。因此這篇文章要以一個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小部份,分享給閱讀的各位,期待大家都能用更深入的方式來了解孩子。

 

現今養育小孩所面臨的挑戰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養育課題,不能否認的是,現在的養育比以前還要難得許多。以父母養育的心力來看,現今家庭孩童的數量雖然少,卻比以前更加著重於教育的品質,光是家庭教育、學校課後補習、才藝課程等,光是學習方面就使父母心力交瘁,更別提其他層面。從孩童的成長環境來看,以前的成長環境單純的多,現今手機的普及與使用族群的年輕化,都使得孩童的成長環境變得極為複雜。在這樣子的挑戰之下,新生代的父母更應學會如何有效的引導孩子,誘發孩子對於學習以及做人處事的驅動力,而此時教育心理學就派上用場。

 

什麼是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是專門研究人類的學習、教育以及教學心理等教育範疇。與一般心理學不同的是:一般心理學針對的對象多半為成人;而教育心理學則著重在孩童。一般心理學的範圍很廣;而教育心理學聚焦於孩童的學習本身。以科學的方式來解釋孩童的行為與心理,並制定出一些教育學習的方針。簡而言之就是研究要怎麼培養孩童。在台灣要成為合格的教師,教育心理學可說是必學的課程,學校的課堂文化也有許多使用到教育心理學的部分。教育心理學有很多個派別,面對同樣是教育孩童的問題,有許多不同的詮釋思路,像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等等,每個派別都有其獨到的觀點以及後續的延伸,像是認知主義就與記憶有關,而人本主義則延伸出許多輔導的基礎,有興趣的讀者都能找尋教育心理學的書籍來閱讀,是另一種深入了解教育的好方式。

教育心理學書圖 / 自行拍攝

 

如何運用教育心理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教育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他是最容易用於孩童的生活。行為主義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刺激和反應之間形成連結,也就是個體做某一個行為時,他所受到的反應(回饋)是他學習好壞的主要原因。舉例來說:孩子主動幫忙做家事,結果做得不好打破東西,此時家長給的反應就是決定他以後對家事的態度,如果家長因為他想主動幫忙的心而讚賞,那麼日後他主動幫忙家事的頻率就可能會上升;相反的,如果家長只是責備孩子打破東西的結果,那麼孩子對於家事的連結,只有打破東西被罵時的厭惡感,之後他主動幫忙家事的機率就會降低。這就是行為主義對於孩童行為動機的分析,以下將為大家繼續介紹我們該如何使用這套理論:

 

讚美是最普通但最有用的增強物

 

能讓孩子喜歡並驅使他去從事某些行為的就稱為增強物,像是請孩子幫忙家人去買東西,找得零錢就給他,此時孩子就會比較有動力,因為零錢就是增強物。善用增強物,進一步的塑造與引發動機,就是建立孩童自動自發的關鍵。然而我認為物質的增強物都有其限制,所有的增強物當中讚美與掌聲是最普通、輕鬆也是最有效果的增強物。當一個人熱愛工作、著迷興趣,有很大的原因是能從中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與讚美、掌聲都是相似的概念,增強你的行為。因此當孩童做出好的事情時,請大方地給予孩子讚美。此外讚美也有其技巧所在,讚美不單單只是說你好棒,更應該要把讚美的具體原因與內涵說出來,例如:你做的很好,因為獨力完成了某項作業等等,這不僅能塑造孩童的行為,更重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拿掉厭惡也是一種方法

 

拿掉厭惡也是一種增強的方式,在學理上稱為負增強,簡單來說就是減少孩童不喜歡的事。負增強看似離我們很遠,事實上我們卻很常用到這個概念,像是:孩子東西沒收好父母就一直嘮叨,東西收拾完畢後父母才停止,孩童因為厭惡被父母唸,因此以後收拾好東西的機率就會提升。這就是很典型的負增強行為,然而我們瞭解教育心理學後可以做得更好。負增強可以分為積極與消極,消極與積極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層次上的不同,我將兩者的特性羅列成下表,以供參閱:

 

定義 舉例 優點 注意事項
積極的負增強 在孩子某些行為後,主動移除孩子厭惡的其他事務。 孩子不喜歡在假日時還要一直讀書。如果孩子成績能維持在一定的標準,那麼假日就可以不用一直讀書。孩子為了假日休息,因此更會主動維持成績。 增強的效果充足 要移除孩子確實厭惡的事物才有效果。
消極的負增強 被動的移除孩子當下討厭的事物(懲罰)。 孩子沒有把房間地板掃乾淨,就被父母嘮叨,孩子對此感到厭惡,因此會想把地板掃乾淨,試圖停止被父母嘮叨。 立即性高,當下就能形塑日後的行為。 孩子一改正要馬上停止其厭惡行為,否則會有反效果。

 

削弱

 

削弱是行為主義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面對孩童吵鬧問題時的好方法。我偶爾在大賣場、玩具店等地看見孩童吵鬧著要買東西,這些商品並非在購物清單中,孩子因為抗拒不了商品的誘惑,因此吵鬧了起來,甚至還有躺在地板上不離開的情況。我相信這個場景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有許多家長不知所措最終也只能乖乖投降。然而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應以同理勸說、耐心消耗等方式代替購買物品的行為。因為孩子一旦習得哭鬧就有機會得到物品的連結,以後哭鬧的狀況就可能會越來越多,他在心理上並不會曉得這麼多,但潛意識會知道這方法是有效果的,會偷偷的把哭鬧與獲得連接在一起。因此適時的放手,不理會無理取鬧的要求就是所謂的削弱,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不會認為這種方式管用。

 

教育心理學的範疇很廣,舉凡孩子在學習上所遇到的狀況都有可能用教育心理學來詮釋與解決,此篇文章稍微帶大家了解教育心理學的概念與用處,以一種科學研究的方式來看到學習與教育這檔事,讓大家了解到,教育有不同的方式,也期盼每個家庭都能找到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習到正確觀念的同時也能開心成長。



訂閱電子報_單篇文章
訂閱電子報_單篇文章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