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不被通膨打倒的理財思維

3個不被通膨打倒的理財思維!

分享:

前言

過完年後,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荷包又被打回原點?看看最近因通膨帶動一連串物價上漲的消息,再回頭檢查自己的存摺,彷彿還沒來得及感受多餘的薪資、年終獎金,日常開銷就已把錢「默默吃掉」。

事實上,台灣通膨壓力依舊不小,根據中研院經濟所2024年年底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5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估高於2%,等於台灣已連續四年突破央行設定的2%通膨警戒線,與央行官方對「維持在2%以下」的看法明顯分歧。

再加上,2024年兩次電價上漲的影響仍在醞釀,以及下年度基本工資調升、軍公教加薪,尤其消費者對物價上漲預期並不低,這些因素都讓通膨的「火」繼續燒,對於原本就生活在高物價陰影下的租屋族更是雪上加霜。

 

物價看似趨穩,房租卻不斷攀升

根據主計總處2025年最新(2月)數據顯示,CPI年增率1.58%,創下47個月新低,但若將1-2月平均數據納入考量,CPI年增率達2.12%,表示整體通膨仍未明顯走緩;再細看數據,外食費、房租皆持續上漲。其中,房租從年初至今維持穩定升勢,主計總處也特別強調,居住類支出(包含租金)仍有2.18%的年增率。

事實上,房租早在前一年就成為「推動CPI走高」的重要因素。根據中研院的調查,近1/4的受訪房東在過去三年(2022-2024)內有調漲租金,平均年租金漲幅為2.02%;更令人擔憂的是,其中有19.7%的房東直接表示「因為房客申請租金補貼」而調漲租金。

意味著原意在減輕租屋負擔的租金補貼計畫,對部分房客卻意外造成了「補貼愈多、房東漲愈兇」的現象。

2025年2月CPI增幅創近4年低點,但租屋族卻笑不出來。圖/主計總處

 

台灣租屋市場變化

政府為了替租屋族減壓,自2022年7月起推動「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並在2023年推出「租金補貼2.0」,試圖降低申請門檻、擴大補貼範圍。然而,現實狀況卻並非所有租客都能因此受惠。

房市氣象台整理補貼政策重點,以下是給租屋族的「懶人包」:至2024年底已累積逾60.7萬戶受惠,政府預計2025年前擴大至75萬戶。不過,中研院調查指出,約有26.9%的租客擔心「申請補貼反而導致房東漲租」,因此寧可放棄補貼。

因此,對許多租屋族而言,租金補貼的確能在短期內減少開銷壓力,但長期來看,房東若將「補貼」視為可轉嫁到租客身上的工具,租金仍有被推高的風險。加上2024年兩度電價調漲影響逐漸發酵、軍公教與基本工資調漲等因素,未來一兩年房租走勢似乎不容樂觀。

不過面對房東有意識地漲租金,租屋族可以在簽訂合約的時候,多一份注意,增加自己居住的權益,像是:

1.明確條款

租金和付款方式:確保租金和付款方式在協議中明確。
租期和續約條件:明確租期和續約的條件。
維護責任:定義雙方的維護責任,包括誰負責維修和保養。

2.設備和家具

列出房內設備:清晰列出房內的設備和家具,避免爭議。
使用和維護責任:明確誰負責維護這些設備。

3.違約條款

提前終止租約:規定提前終止租約的條件和罰款。
違約責任:明確違約的責任和處理方式。

4.簽署和備份

雙方簽署:確保雙方都簽署協議。
備份協議:各自保存一份協議的副本,以便日後查詢。

 

未來趨勢解析

不過,有時候房東喊漲,身為租屋族的我們也難以去改變,而面對通膨「常態化」、租金補貼「效益與副作用」並存的現象,租屋族又該怎麼在「補助落差」間找到生存之道?或許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逆轉思考:

現金為「亡」——積極布局,而非被動挨打

通膨時代,錢放在銀行只會因物價上漲而貶值。如果符合申請條件,不妨勇敢申請租屋補貼,同時檢視自己是否能將部分資金做投資或儲蓄型保險,多少抵銷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畢竟,紙鈔的價格不會因為你過一個晚上,就多一張,但是進行防禦型投資,反而有機會從一塊錢變成兩塊錢。

長期投資思維——善用資源、合理財務規劃

想要長期累積資產,就要避免過度投機。若經濟能力允許,可考慮定期定額投資ETF或其它長期報酬率較穩定的標的。全球通膨預計在2025年維持在約3.9%至4.5%之間,而台灣的通膨率預計在2%至2.5%之間。通膨雖然令人感到壓力,但適度通膨下,股市中長期仍有成長空間。善用補貼省下的租金差額,每月挪一部分做長期投資,堅持下去才能在「通膨洪流」裡留下資產。

借貸並非洪水猛獸——抬頭看利率、低利時代適度運用

對部分人來說,若利率相對偏低,合理的借貸或許能在通膨中發揮「槓桿」作用。舉例來說,透過房屋貸款或向銀行貸款進行必要的房屋裝修、提高居住品質,長期下來支出與通膨的「實質」價值會有差異。但前提是量力而為,並且要清楚自己開槓桿的目的為何,以及確保還款能力,不要過度負債。

 

結語

租屋補貼原本是一項「雪中送炭」的政策,尤其對工資不敵通膨的租屋族來說,更是救急的重要支柱。然而,補貼也在無形間推高了部分房東的租金調整意願,雖然房租上漲是普遍現象,但其實各縣市、不同地段漲幅並不相同。不過大環境底下,再疊加電價、工資上揚、總體物價上漲預期等多重因素,房租上漲壓力恐將在未來一兩年持續。

面對「通膨不易緩解,補貼怎麼愈補愈窮」的無奈處境,除了持續關注政府的政策修正與配套,也需要透過積極的財務規劃來自保:一方面妥善利用補貼所帶來的短期紓困,另一方面審慎思考資金的最有效運用方式。畢竟,在通膨年代裡,被動等待往往只會讓資金越來越「薄」,唯有主動因應,才能在風雨飄搖的租屋市場裡站穩腳步。

訂閱電子報_單篇文章
訂閱電子報_單篇文章

延伸閱讀: